【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宜宾学院:融入区域发展 提升应用人才“含金量”******
中新网宜宾12月23日电 (单鹏 杨予頔 吴平华)坐落在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的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是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的“心脏”。在这里,吴世雄与科研人员一道,对新研发的电池产品进行电性能测试。半年前,吴世雄从宜宾学院毕业,如今他已是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电池检测部热分析员。
宜宾学院举行毕业生就业双选会。 宜宾学院 供图“2018年刚进入大学时,我对自己的就业规划比较迷茫。学校积极为我们开展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培训。经过这些活动,我慢慢找到发展方向。”据吴世雄介绍,2021年他与另外7位同学参加了宜宾学院和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开展的一项产教融合活动,后来获得到清华大学进行为期半年培训的机会,系统学习了动力电池生产、检测、使用、回收等环节的实验操作,“新能源是当下比较火的就业方向,未来我会踏实地学习动力电池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专业技能。”吴世雄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稳就业”“保就业”任务艰巨。宜宾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造场景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截至今年8月31日,宜宾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3.02%,重点群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6.67%。
作为一所应用型综合大学,宜宾学院多年来为宜宾各领域发展输送大量人才。“宜宾学院每年毕业生中约20%留在宜宾本地就业,这一比例对地级城市高校而言是比较高的。”宜宾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夏高发说,近年来,随着宜宾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宜宾学院主动适应产业变革,“我们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包括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基地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地方产业发展,通过见习、实习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宜宾学院的学科专业调整。”
据夏高发介绍,为提高就业质量,宜宾学院重点加强就业课程、产教融合、科研平台、赛事活动、招聘宣讲“五个阵地”建设。譬如,在就业课程方面,学校面向所有大一学生开设生涯规划课,利用生涯规划工具观察其职业倾向,并通过“嘉年华”等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邀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入校开展讲座,结合专业讲解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让学生在低年级就产生对就业的认知,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提高技能。
此外,宜宾学院还根据学生的情况、需求等条件,精准设立帮扶台账,对接当地相关部门协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自今年9月以来,宜宾学院全面启动了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并持续开展访企拓岗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近300场次,还会同属地政府开展就业师资培训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
宜宾学院2023届应届毕业生黄小莉一年前就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下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咨询公司,主要针对校内项目团队提供项目咨询、专家指导、技术服务等服务。如今,黄小莉公司的营业流水已达20万元,她也是校内的创新创业带头人。“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SYB创业培训,这项培训拉近了我和创业之间的距离,让我有信心、有胆量去尝试挑战自己。我在大三的时候就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黄小莉说。
宜宾学院党委书记蔡乐才表示,宜宾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培养方案设计、教学组织优化、培养过程管理、培养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通过构建“学校-学部(院)-专业-课程”“四位一体”创新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实行课程应用性、创新性改造,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建设“多元协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行一二课堂联动,实施“平台+导师+团队+项目+训练+活动+竞赛”协同培养应用实践能力,推动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蔡乐才指出,下一步宜宾学院将加强本科专业“集群化”建设,继续深化校地(企)合作,实施“核心+”专业群建设,进一步提升专业对接产业能力;推进质量监控“标准化”,基于“应用型”办学定位,完善内部“质量标准”,建立“特色办学质量标准”。(完)
6G、数字孪生、高性能芯片 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浙江在线11月9日讯(记者 陈雷 见习记者 田雨阳)11月9日下午,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板块之一,每年的成果发布活动都是全球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展示的平台。 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田雨阳 摄 今年的发布活动共评选出来自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鹏城实验室等15项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年度领先科技成果,以及5项提名成果。活动现场同时还向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并取得突出成效的6家单位颁发了“卓越组织”纪念证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 据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旨在展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彰显互联网从业者的创造性贡献,搭建全方位的创新交流平台。今年5月,世界互联网大会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申报成果,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各类申报成果257项,涵盖5G与6G、IPv6、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多个前沿领域。 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田雨阳 摄 以下为详细名单 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名单(按现场发布次序) 1.“IPv6+”标准制定、设备研制、组网设计及规模应用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电信骨干全光网创新与应用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3.EAGLE 6G:面向6G无线高速接入原型系统及测试环境 ——鹏城实验室 4.全球首个集成5G AI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 ——高通公司 5.5G时间关键型通信使能远程操控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6.欧拉开源操作系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7.卡巴斯基安全远程工作空间 ——卡巴斯基 8.ODPS:数据驱动而生的超大规模多场景融合的大数据计算平台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9.微软第一方数字孪生产品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10.睿鉴数字内容虚假伪造检测系统和设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中科睿鉴科技有限公司 11.龙芯3A5000/3C5000处理器芯片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OceanBase原生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大规模知识图表示学习的体系化基础算法及开源工具 ——清华大学 14.基于数字对象架构的数联网及大数据互操作技术 ——北京大学 15.大规模图神经网络模型端云协同计算平台和应用示范 ——浙江大学 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提名项目名单(按视频发布次序) 1.奇安信大禹平台及重大网络安全防护应用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TDSQL――推进数据库基础技术突破与产业分布式技术升级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3.智能汽车行业创新:大算力、高性能融合计算芯片IP平台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4.基于高性能人工智能训练芯片的智算集群 ——之江实验室 5.文心大模型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卓越组织名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中国科学院 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4.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5.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6.浪潮集团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